近年来,我国储能产业飞速发展。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2.7gw,占全球比重达17.6%。与此同时,作为解决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以及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能源系统中占比不断提升的重要路径,“新能源 储能”方兴未艾,正在成为能源行业变革的趋势。
对于储能行业而言,今年是“风光储元年”。“储能在未来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科华恒盛(002335)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华恒盛”)新能源事业部总工程师曹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从整个电力系统的角度看,新能源配储能将成为一种必然,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未来要替代火电成为常规能源,就必须与储能结合。
纾困新能源未来趋势可期
在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 储能”招标规模大增,配置储能正逐渐成为新能源发电优先进入市场的前置条件。记者了解到,目前,新疆、内蒙古、青海、河南、湖南、湖北、安徽等10多个省区已出台在新能源项目中增加配置储能的相关文件,储能配置要求多为5%~20%。
“光伏和风电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储能在这两种新能源发电中的不可或缺性。”曹建表示,储能系统是未来电网系统组成的必要成分,是解决能源互联的关键组成,可实现能量的时移应用。在科华恒盛看来,可再生能源装机的不断增加,将对电网稳定性带来新的挑战,而储能拥有移峰填谷,提高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和发电波动性,提高电力可调度性,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等应用效益,将迎来更多发展契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都电源”)子公司南都能源互联网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建华告诉记者,新能源结合储能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而结合的方式将呈现多种不同类型,除了新能源电站加装储能,还可以建设独立大型储能电站,与电网结合来解决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题。他表示,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升,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的融合一定会在新能源发电输电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对于新能源与储能融合的发展,储能成本的下降是关键。于建华指出,从2010年的储能示范项目,到目前进入规模化应用,储能的系统成本持续在下降,尤其是锂电池加入储能应用场景后,成本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他表示,未来“新能源 储能”成本的下降,将更多依靠规模化发展。电池技术的升级结合整个产业链规模化带动,储能成本将以更快速度降低,加速促进储能产业链走向成熟。
科华恒盛认为,经过近3年的成本大幅下降,以锂电池系统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已经得到规模化应用。截至2019年,我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达到约1.5gw,占全球4.9%,其中,2019年电化学储能装机636.9mw,占世界首位。该公司预测,2020年我国储能市场的规模化应用正在从电网侧转向可再生能源并网,预计将有gw级的储能项目投运。
机制未成熟定位尚需明确
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关中盆地与陕北高原交接处的千山万壑间,一座占地面积9559亩的250mw大型光伏电站坐落于此。这是国内首批实施的光伏发电技术领跑者项目,也是全国首例光伏超跑者储能示范项目,科华恒盛作为储能整体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的解决方案独家提供商,深度布局此项目的设计规划。2019年7月,该项目顺利实施,对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普及应用起到了积极的先锋引领作用。
“储能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从技术来说,储能比光伏要复杂得多,难度也大得多。”曹建认为,“新能源 储能”正处于发展初期,有清晰盈利场景的市场不多,仅在海岛、高原等无电或弱电网地区市场积极性较高。而在大电网地区,如何参与调峰调频的电力辅助服务,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则,需要等待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在于建华看来,目前储能的应用模式较多,从离网到并网,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已经使储能的意义和储能产品的定位逐渐变得清晰,但与此同时,市场化机制的缺乏仍然是储能发展的瓶颈。他表示,短期来看,“新能源 储能”在机制不成熟的前提下,增加了新能源电站的投资成本,未来要创造更多效益,仍然需要商业模式加市场机制的成熟。
对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于建华建议,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结构调整,让储能的身份更加明确。“储能技术已经得到认可,也得到了规模化应用,但是针对储能市场定位主体不清晰,缺少一个‘身份证’。”他指出,随着未来能源结构的不断变化,储能作为能源结构调整服务的核心载体,定位将更加明确。
对此,曹建也表示,在当前的电网体制下,需要考虑储能如何定位,电网需要把储能定位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储能和光伏、风电结合,成本下降已经很可观,但要考虑如何优化制度,如何完善整个体系。”他强调,储能行业的发展不能依靠某一个环节来提升,而是需要整个体系的完善。
多样化发展服务综合能源
储能是支撑能源互联网、智能微电网、综合能源服务的关键技术,这一关键技术与新能源发电的结合,将为能源系统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指出,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呈现五大特征,分别是可再生、可互联、开放性、智能化、分布式,基于这些特征,储能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基础。
目前,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已得到业内的积极探索。据于建华介绍,南都电源从2009年就进入储能领域,逐渐成为全球储能行业的领军企业。2016年南都能源互联网子公司成立,深度开发储能领域需求为行业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及储能系统。2018年初,由南都电源开发、运营的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智能配网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运行,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用储能电站,总功率达20mw,其运行既缓解了电网调峰压力,又保证了储能用户获得合理的收益,实现了双赢的效果。于建华表示,“该电站目前已稳定超过3年,从储能整体发展进程来看,我们打造的商业模式非常成功,项目收益符合投资预期。”
与此同时,与储能密切相关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也正受到各方追捧。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刘继东日前表示,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研究机构初步测算,预计2020年~2025年,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潜力规模由0.5万亿元~0.6万亿元增长到0.8万亿元~1.2万亿元;2035年步入成熟期,市场潜力规模约在1.3万亿元~1.8万亿元。